行業動態
污水處理分類及處理技術介紹
時間:2023-02-06 來源:藍河藍
污水處理分類及處理技術
按污水來源分類,污水處理一般分為生產污水處理和生活污水處理。生產污水包括工業污水、農業污水以及醫療污水等,而生活污水就是日常生活產生的污水。污水處理被廣泛應用于建筑、交通、能源、石化、環保、城市景觀、醫療、餐飲等各個領域,也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上海污水處理技術,按處理程度劃分,可分為級、二級和三處理。
級處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質,物理處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級處理的要求。經過級處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達不到排放標準。級處理屬于二級處理的預處理。
二級處理
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污染物質(BOD,COD物質),去除率可達90以上,使有機污染物達到排放標準。
三處理
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氮和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脫氮除法,混凝沉淀法,砂率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分析法等。
整個過程為通過粗格柵的原污水經過污水提升泵提升后,經過格柵或者篩率器,之后進入沉砂池,經過砂水分離的污水進入初次沉淀池,以上為一處理(即物理處理),初沉池的出水進入生物處理設備,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其中活性污泥法的反應器有曝氣池,氧化溝等,生物膜法包括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法和生物流化床),生物處理設備的出水進入二次沉淀池,二沉池的出水經過消毒排放或者進入三處理,一處理結束到此為二級處理,三處理包括生物脫氮除法,混凝沉淀法,砂濾法,活性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法和電滲析法。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處理設備,一部分進入污泥濃縮池,之后進入污泥消化池,經過脫水和干燥設備后,污泥被后利用。
一種處理工業污水的方法,屬于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其是將污水引往集水池,對集水池末尾一格調節pH,用一溶氣水泵提升到一壓力溶氣罐,同時吸入空氣和聚凝脫色劑,將在一壓力溶氣罐內的一飽和溶氣水驟然釋放到一氣浮池形成一處理水;一處理水溢入緩沖池,再在控制pH用二級溶氣水泵將一處理水提升至二級壓力溶氣罐內,同時吸入空氣和聚凝脫色劑,將二級壓力溶氣罐內的二級飽和溶氣水驟然釋放到二級氣浮池形成二級處理水并自溢至沉淀池沉淀后排放;一、二級氣浮池中的浮泥入浮泥池,壓濾成濾餅,濾液回引至集水池。本方法處理的工業污水的CODcr、脫色率、SS、BOD5的去除率分別為80~90%、95%、90%以上、75-80%,符合GB8978-1996一水排放標準。
下一篇:最后一頁
核心技術
熱點新聞
- 污水處理分類及處理技術介紹[2023-02-06]
- 工廠污水處理設備的四大分類[2020-05-29]
- 職稱推薦公示2019.7[2019-07-23]
- 喜獲嘉獎[2019-03-13]
- 工業污水處理設備在廢水處理過程中遵從的原則[2017-12-29]
- 石材加工中產生的廢水處理辦法[2017-12-29]
- 污水處理的工藝流程[2017-11-11]
- 聚合氯化鋁在水處理過程中的正確使用方法[2017-11-11]